顯示具有 正念職場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正念職場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讀「考量正念在工作的綜合性評論」論文有感

最近在瀏覽麻州大學附設醫院的「醫學、健康照護與社會的正念中心」(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, Health Care, and Society)網站,看到一篇相當新的國外學術期刊(管理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),在2016年1月份出一篇有關『考量正念在工作職場的綜合性評論』原文學術文章 非常有意思,來跟你分享一下內容,或許會對你在職場有幫助也說不定! 這個管理期刊(Journal-of-Management)在國內某大學圖書館對國外30個管理期刊排名中,排名第10名,算不錯的期刊,文章作者包含了明尼蘇達大學、麻薩諸塞州大學、肯塔基大學、哈佛醫學院等美國名校的研究人員,代表這篇文章的不是胡扯的。 文章開頭提到2015年的幾個研究調查,「正念(Mindfulness)」在美國工作人口中,練習強化正念的實踐有13%(非常高的比例),而在學術界正廣泛影響醫學、神經科學與心理學領域,包含各個領域正念這主題總共有超過4000篇學術文章發表 而這份學術文章探討正念對人類機能領域的改變,從「注意力」的提昇,到影響「認知、情緒、行為與生理」;進而改變職場上三大核心產出:「績效」、「人際關係」與「幸福感」,目前的科學證據都指出有明顯的提昇與改變,也提出一個整合性架構來檢視相關議題 有關正念在工作職場產出的整合性架構 結論中提到,正念除了影響傳統醫學、神經科學與心理學領域外,也正挑戰我們過去認知的組織行為與管理理論,值得企業領導者與管理者重視。 文章最後列出的參考文獻長達七頁,超過150篇學術文章,代表作者群研讀了極多相關文章作出這樣的研究看法,相當有份量的觀點,很有趣。 有機會再針對這篇文章所說,再做分享~ -- 題外話: 雖然這主題在國外風起雲湧,不過我身邊接觸的人,雖然已有少部份先見之士,已投入在這個領域許久;但大部份的人都對這主題有極明顯的錯誤認知,或沒有很重視,或有莫名偏見及岐視,不過這也許跟我表達的方式有關,還有我話語份量不夠(攤手) 不過無損這主題的價值 因為這個主題在東方有2500年以上的傳統,正透過西方世界四、五十年來的科學研究及實證,擦亮它的萬丈光芒,等待很多遺忘它的東方人重新看見,進而幫助許多活在苦痛的人們 p.s.它絕對絕對絕對不是正向心理學、正面思考、正能量那種,壓根一點關係都沒有,每次解釋半天,對方還這麼認為,會覺得在侮辱我的智商與程度。 p.p.s....
點此讀更多

正念職場的6個心法

在資本主義的引導下,工作似乎已成為現代人時間中,佔據最主要也最大的項目;休閒是為了犒賞自己辛苦工作,釋放壓力後,再度回到工作崗位上;公司也成了家庭之外,我們待最久的地方;同事顧客廠商則是家人朋友之外,相處時間最長的人 如果這些都是工作所會遇到的,那如何正念以對,不讓職場上的壓力擔憂恐懼敵意,帶回到家庭與家人身上,甚至更進一步轉化工作,成為展現自己價值與創意之處,對他人能有所貢獻,是否成為我們重要的課題 (picture...
點此讀更多

【正念職場 Mindful Workplace】把正念帶進職場

你可以在職場上將內在的寧靜傳達給同事。跟同事開會時,你說話、聆聽、微笑,以及全面溝通的方式,都會影響到同事。 把職場變成修行場所是有可能的。我們必須照顧好職場,這樣即使是工作期間,也能從寧靜、安穩、自由的能量中獲益。有的人能夠運用正念走路、深度放鬆、寧靜溝通的方法,把正念修行帶到職場生活。 我們從一個會議室走到另一個會議室,從一棟建築走向另一棟建築,都可以專注呼吸,覺察到所踏出的每一步。我們可以放鬆身心,享受每一刻,不受擔憂和緊張的情緒困擾。這就是正念走路,就是快樂安住當下。然後,等到達目的地時,內心就會更清新、更平靜。 我們跟同事開會時,可以練習正念說話和聆聽,只要注意呼吸、保持心靈平靜即可。由於憤怒、困惑或恐懼的能量並未困住我們,所以我們和別人之間的溝通會更成功。 有些工作場所每天都有時間,讓員工休息或深度放鬆,這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。若我們能放鬆,就能恢復良好的狀態。我們可以回歸自身,釋放所有的緊張和擔憂。 建議在工作場所設立一個特別的房間,讓員工躺下休息十到二十分鐘。即使是坐著,也可以練習深度放鬆。 正念可以提高職場生活的品質,使我們的工作有意義,這對整體生活的品質很重要。有的工作可以減輕痛苦並有益於自己和他人,有的工作則會增加每天的壓力及痛苦。 世上確實有競爭的情況存在,也確實有人正在追逐更多的金錢、名聲與消費,但這些都是有可能停止的,我們可以看清它們能否帶來真正的快樂,能否帶我們脫離痛苦。 如何才能讓職場生活更快樂、寧靜與慈悲?我們必須和同事、朋友思考這個問題,找到能改變現狀的具體方法。我們不僅需要出家僧團或正念修行團體,還需要有智慧的朋友給我們支持和指引,幫助我們踏上寧靜、快樂、解脫的道路。 你也要考慮到顧客的安康,可不能把什麼都賣給顧客,任何產品不得危害顧客的身體或心靈。正確消費或正念消費,才能使我們脫離在社會中所製造的亂象,攝取錯誤的東西將會造成人們的死亡。如果你製造或銷售的東西危害他人的身心,就是在毀滅自己與公司,用這種方式賺錢會走向自我覆滅。 文章轉載自中人網...
點此讀更多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